高壓智慧電表 後年全數布建

2010/6/16
【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】行政院指示推動的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(AMI)已有重大進展,台電昨天表示,已針對高壓用戶完成電網控制中心,首批電表也已採購驗收中,今年下半年將陸續裝置上線,預計一○一年高壓AMI全數完成,成本約十六億元,未來將成為用電大戶的用電資料庫和電價精算師。
台電總經理李漢申指出,AMI主要由智慧型電表、通訊系統和電表資訊管理系統組成,除可取代抄表的人力,還能因應各種不同電價費率、用戶的用電型態,提供用戶的用電資訊,引導自發性節能、停復電和電表設備資產管理。
李漢申說,智慧電網將讓台電和用戶間的關係將不只靠電線電纜連結,還要透過資通訊科技進行所有用電相關資訊的即時集散流通,讓人在打開電源時能做更精確聰明的選擇;消費者在用電同時就能向台電控制中心獲取累積電量、電費等資料,再決定是否須力行節電,或改採「時間電價」等優惠方式。
李漢申表示,目前智慧型電表的更換分做高壓用戶(如科技大廠等大型業者),以及一般民宅等低壓用戶;兩萬三千戶高壓AMI預計在一○一年率先完成布建,低壓AMI部分則分做四階段進行,邊執行邊修正評估,一○一年將完成一萬戶,預計在一○五年完成五百萬戶。

智慧電表

2010/06/18-莊衍松

智慧電表是智慧電網(Smart Grid)的重要環節。對電力公司而言,採用智慧電表可省去人工抄表的成本,並且減少竊電的損失。
電力公司利用智慧電表取得客戶的用電量資料後,再用Internet的方式即時回傳給用戶參考,客戶可據以分散用電的時間(因尖峰時段費率高),作電力使用的管理,達到節省電費成本的效益。
對政府而言,智慧電表有助用戶節約用電,可以達到節能減碳的政策目標。

根據台電目前已經在運作的模式,由美國GE和中興電工合作的智慧電表先安裝在用戶端,智慧電表內設有無線通訊模組,會利用電信業者提供的GPRS傳輸用電資訊至讀表控制中心,並在網路防火牆的保護下傳至台電的內部網路,台電可統計用量後調節發電的結構,並即時再將資訊回傳給用戶參考電力使用量和用電成本的變化。

 

  1. 與人相處不妨多用眼睛說話,多用嘴巴思考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  1. No trackbacks yet.

發表留言